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在超声心动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病人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大部分心包积液由于量少而不出现临床征象。少数病人则由于大量积液而以心包积液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当心包积液持续数月以上时便构成慢性心包积液,导致慢性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
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1)感染性者包括结核、病毒(柯萨奇、流感等病毒)、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原虫(阿米巴)等;
(2)非感染者包括肿瘤(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纵隔肿瘤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减、尿毒症、痛风等)、放射损伤、心肌梗死后积液等。
心包积液有哪些危害?
心包积液的危害与心包积液的量有关,如果心包积液的量相对少,会影响到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通常会出现一些症状,比如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
如果心包积液的量发展的很快、很大,往往会导致心包填塞的症状,往往会影响到心脏的舒缩功能,病人会出现极度烦躁、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奇脉等症状。
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治疗,会导致心源性休克,甚至于猝死,而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